城市的先天条件、角色定位、交通布局——以云浮新区为例
| 招商动态 |2016-07-12
一、理论前提
理论上每个城市都会有自己的先天条件,再每个城市根据自己的先天条件扮演特定的角色定位,同时还会根据自己的角色定位发展出特定的交通布局,这是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来看的。对应地,如果一个城市的管理者能够深刻地认识城市的先天条件,再根据城市的先天条件来规划设计城市的角色定位,并有富有预见性地根据城市的角色定位规划建设城市的交通布局,那理论上城市就可以更好更快地发展,而且是少走更多弯路地发展,这是从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角度来看的。
二、云浮先天条件
本文分析特指狭义的云浮市区即云城区和云安区,因为大山阻隔、交通不便等因素,云浮市区、郁南、罗定、新兴之间的人口交流和经济互动是很小的,更多是各自发展。
很多人说云浮市区经济不好,但给我看吧,云浮市区这个地方虽然人口和经济都一般,但却有交通条件上的先天优势——理论上云浮市区是粤西乃至广西通往华南核心都市圈珠三角的必经之路。一边是从西往东走的源源不断的人力和原料,一边是从东往西走的源源不断的资本和产品,作为其中关键节点的云浮市区因为坐拥巨大交通优势而成为地级市理论上也是必然(详见附图)。
但同时云浮市区也有一个先天劣势,那就是偏远山区——除了市区这个被大山包围的小盘地之外(狭义的云城街道、高峰街道),其他地方基本都是在大山夹缝之中的条形地带,而且各个乡镇是相互隔绝的,并不与市区连成一体。这种地理条件决定了云浮市区具有市区人口少、城市化率低、总体人口密度低、建设成本高等劣势,并直接限制了制造业、旅游业、农业等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的规模性发展。
所以我们发现,其实云浮市区更多是一个以交通运输为基础的贸易型城市,而很难成为一个以人口规模为基础的制造业城市(例如云浮市区的主要行业石材行业其实更多就是粗加工后的集散贸易而非深加工的制造生产)。
三、角色定位和交通布局
综合来说,云浮市区的上述先天条件决定了它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一个交通节点城市,对应地云浮市区的产业选择和交通布局也应该有这方面的倾向性才可以发展得更好。结合云浮市区拥有的“东接珠三角,西连大西南”这一地理位置,云浮市区的发展其实更多不是看云浮的自身力量有多强大,而是看云浮市区所依附的核心城市群(即珠三角)的力量有多强大,而且还要看云浮市区如何才能更好地接受珠三角的辐射带动。在这种情况下,云浮市区的交通布局应该是以东西走向为主,通过东西走向的道路把珠三角和大西南连接起来,扮演大西南产品集散地和珠三角产业转移基地的角色。
用风水的角度来看是坐什么样的局,吃什么样的向,吃对了就繁荣昌盛,吃错了就会衰落倒退。如果拟人化地把云浮市区看作一个人,那她就会有她的先天命格,即坐西向东,背靠西部面向东部地接受来自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辐射,进而发展。对应地,我们细心留意就可以发现云浮市区的主要交通设施基本都是东西走向的,例如国道324线,广云高速、南广高铁、三茂铁路、省道368线,正是这些交通大动脉将来自珠三角和大西南的资源源源不断地吸引过来,使得云浮长足发展。
四、新区选址
作为一个地级市的云浮市经济不断发展,人口不断扩大,这时就需要不断地扩张市区来容纳乃至吸引新的人口、企业、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云浮市区急需开发新的土地,而且最好当然是以老城区为中心地扩容提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原有资源培养集聚效应,同时避免重复投资和区域割裂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但放眼望去,市区四周环山,而且环的还是大山,基本已经没有了广阔且连片的土地,于是云浮只能重新择地建新区。又放眼望去,云浮市区范围内较开阔且平坦的土地其实就只有处于市区北部且临近西江的六都,沿着国道324线分布的河口安塘,远一点的是思劳和腰古,还有就是处于市区东北且临近西江的都杨。
这里面六都从被设为县城之后已经发展有一定时间,但因为偏远闭塞而且大山包围而出现了平坦土地少,区域人口少,建筑成本高,交通条件差等突出问题,企业和经济都发展不起来;同时还因为水泥厂等的建设污染严重,发展遇到严重瓶颈,不太适合。又思劳和腰古则是远离市区,难以把控和相互促进;又因为在国道两边且最近珠三角,征地成本高,也没有考虑(不过后来也因为靠近珠三角交通十分便利的原因被选上作为重点发展的城东区和南园)。河口和安塘则早已列为市区街道,而且也是两边大山的夹缝地带,同样已经遇到发展瓶颈。
在这种情况下,云浮市选择了都杨作为新区地址,主要考虑因素可能是都杨偏近市区相互呼应,而且是丘陵而非喀斯特石山地貌建设成本低,又过去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所以征地成本低,再还有高铁经过交通算是便利,而且还有未来经过的汕湛高速。无论怎样,都杨成为了云浮的新区(或者说工业园、高校技术园区)。
五、新区现状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云浮新区发展还不够快,或者说遇到了瓶颈。作为一个产业转移园,云浮新区发展不顺的外因应该是中国乃至国际层面的产能过剩,内因则是交通条件差,配套设施少,人口规模小,人员流失严重等因素导致的企业发展不良,招商引资效果不好。
这里面个人觉得交通条件是云浮新区发展受阻的主因。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云浮是坐西向东的交通型城市,所以云浮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建设东西走向的交通设施来接受珠三角的辐射才能保证自己的兴旺发达。对应地,云浮新区作为云浮市下属的一个行政区域,理论上也要与云浮市规划同样的坐向和交通布局才能最大程度地接受来自珠三角的辐射并促进自身的发展(从风水的角度来看是小局必须顺应大局),即云浮新区的的交通布局应该也是东西走向的最好。
然而我们发现(这里面除了人为原因还有地理原因),现在的新区却是以新城快线和县道867线为主的交通布局,而且到了西江边路就没路了;隔江相望的肇庆也是大山一片,只有南部一边有路通来(用云浮本地话说就是“掘头路”)。如此看来,云浮新区目前应该是一个坐东北向西南的格局,这种城市坐向和交通布局决定了新区的发展只能主要接受来自云浮市区的辐射带动。但云浮市区作为一个人口经济都一般的依附形交通城市(云城区总人口30余万人,其中核心区的几个街道20万人不到;全区GDP100亿左右,核心区GDP70亿左右),又如何能够带动一个理论上人口过40万产值过200亿的工业新区呢(即使折半成20万人口100亿产值也有难度)?事实上云浮新区也很少接受云浮市区的辐射,毕竟真的太遥远太不方便了(十多公里的距离是严重没吸引力),很少人会去新区工作生活,。
六、高铁的作用
这时大家可能会说,云浮新区有南广高铁啊,高铁的辐射能力很强,有大西南和珠三角的客源,怎么能说新区只靠市区带动呢?对于这种观点,我的看法是:理论上高铁的辐射能力是很强的,但高铁的强辐射能力也是有前提的:一方面要看城市的定位和能量,我们知道,高铁有一个先天局限就只有客运没有货运,所以如果一个城市是只需要客流而非物流(或者有其他货运交通设施配套)的旅游城市、制造业城市或者商务型城市,那高铁对这个城市的促进作用应该是很大的,因为可以便捷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来本城市。
但对于像云浮这样的交通型城市,尤其是新区这个仍然未有完善货物交通配套却又以交通为角色定位的地区来说,光有客流没有物流是巨大缺陷,例如新区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或者需要采购的设备器材如何运输?不也仍然是要经城市快线或县道867线到河口再回城区或者出珠三角上大西南吗?这是严重的交通不便。所以高铁对于新区的作用并不大,或者作为中转站而非终点站的它只起到了小部分作用。
另一方面,即使作为中转站,高铁对于新区的作用也并不大,因为云浮也算是比较靠近珠三角的城市而且也只与珠三角有较大的经济联系,这就决定了新区的高铁站其实更多只是云浮人去广州的一个备选方案,而不会有太多的云浮人需要到新区搭乘高铁,也没有太多外来人口会搭高铁到新区(大家可以看看高铁经停云浮东的车次,大概是每天三十余趟往返,单向则是十余趟)。
七、可能的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新区要发展,理论上就要调整新区的城市格局并对应调整新区的交通布局,尤其是客货混用的一般性交通设施的布局(即普通公路),使新区的交通布局变成东西走向,再东西走向的交通布局把新区建设成一个坐西向东的城市。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方案(见图):
最优的应该是二号方案,有几个重要因素:一是东起广云高速白诸出口,同时也是国道324附近,从这里起点可以最高效地接纳珠三角的客流和资源;而且所经之处包括人口密集地给冲坑圩也算是便民惠民设施(能顺便服务周边好几千农村人口);终点则靠近南广高铁的新区站,直接增加了南广高铁的辐射范围(甚至可能带动部分白诸新桥的人过新区搭乘高铁并消费);再在新区与新城快线还有县道867线等连接,同时还可以过往北走过新区连到六都,长远来看可以直接变成国道324线的复线或者平行线,以后途经云浮往返粤西、广西、珠三角的客流就可以既有国道324也有走这条路,在缓解国道324线交通压力的同时直接把云浮新区打造成粤西重要交通节点。如此一来,路通财通才通,云浮新区招商引资、工厂进驻、配套行业、人口集聚,进而发展起来也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但这个方案也有一定的缺陷,那就是距离较长(17公里多),而且穿过较多丘陵山丘,会有一定的施工难度和资金压力,同时也涉及云浮肇庆两市之间的规划和征地问题,不一定容易操作。但鉴于这条路算是山区道路,征地成本不高;而且长远来看可以作为国道324线的复线,对整个广东乃至华南都是有利的;同时也方便云浮人更好地去肇庆消费投资就业置业,对肇庆也是有利的事情;所以如果由云浮联手肇庆提议广东乃至中央批复,再各自承担对应费用(理论上单云浮自身就有这样的财力和能力,例如已经通车的同样经过大量丘陵的新城快线就已经是10多公里的高规格道路了),应该很快就可以建设完成并发挥作用。
方案一距离近,但都是穿过大山,造价高难度大;而且比较偏远,衍生作用小,难以辐射到新区。
方案三是经思劳,距离最短,没这么多大山,而且只是云浮市内建设,关系容易处理些。理论上也的确正在建设这么一条高速公路(汕湛高速)。但也有一定的缺陷,那就是这条路应该是高速,普通民众日常使用不便。而且即使否配套普通公路,效果也不会太大,毕竟这条路起点思劳或安塘,也就是要车辆都已经到了安塘或者思劳前后再进去,打了折扣。又隔江相望的悦城也是一片大山,即使通了也没有太大辐射作用。这样新城也是半个坐北南向的格局,无法最高程度地接受珠三角的辐射带动作用。
所以个人觉得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建方案二吧,次之是方案三(仅是个人愚见,理论上会有很多其他更完善更周全的方案)。
说完啦,大概就是这样,主要是想以云浮新区为例,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关于城市的先天条件、角色定位、交通布局之间联系的想法。不过无论怎样,都希望新区能发展好,云浮能发展好。
2016.03.14
刀疤华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好逻辑好思维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