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模节地|诸城市推行“零增地”发展模式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 招商动态 |2016-12-22
诸城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潍坊、青岛、日照、临沂四市交界处,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全市传统产业占比大,发展时间长,用地粗放。在推进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诸城的决策者们意识到诸城发展不能靠拼土地、拼资源,必须走节约集约高效的路子。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转型的持续推进,诸城市适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零增地”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内涵挖潜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集约高效的新路径。
推行“零增地”发展模式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山东省诸城市创新“零增地”节地模式
一、“零增地”发展模式的主要做法
“零增地”发展模式,是以追求土地利用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目的,通过规范用地标准、奖励盘活挖潜、加强动态管理等方式,激励和引导企业在原有土地上实施技术改造、增资扩产、发展转型,或由政府利用存量资源开展招商引资,实现新常态下的产业转型升级。该模式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是解决“去库存、降成本”的有效途径。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种方式:
(一)传统产业实行“零增地”技改。以汽车制造、服装纺织为主的传统产业在诸城产业中比重大、技术落后、产出效益低。诸城市通过设置节约集约用地专项奖补资金,引导企业引进新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在现有土地上实现技术改造升级。
(二)高新产业实行“零增地”扩产。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快、资金周转紧张等实际问题,诸城市通过为企业算成本账,引导企业整合现有土地、厂房、设备等低效闲置资产,新上或改建多层厂房,实现增资扩产。
(三)落后产业实行“零增地”转型。诸城市建立了二级市场网上交易平台,加快低效利用资源流转开发。对一些落后淘汰产业,诸城市主动出击,为企业牵线搭桥,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零增地”转型。
(四)优质产业实行“零增地”招商。由政府出资整合存量土地资源,建设标准化厂房“筑巢引凤”,吸引市场前景好、科技转化速度快的优质产业落户,有效解决了企业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高的问题。
二、“零增地”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系统化考核倒逼强化组织保障。诸城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节约集约用地连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诸城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诸城市还逐年提高节约集约用地在镇街科学发展考核中的比重,真正把节约集约用地变成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行动。
(二)多样化激励倒逼强化制度保障。诸城市出台了《鼓励节约集约利用若干政策》。规定镇街开展“零增地”提升或招商的,分别按500元/亩、1000元/亩的标准奖补工作经费。对企业“零增地”技改提前3个月以上达效的,每提前1月给予土地使用权人1000元/亩奖励,亩均税收达到要求的,再按3000元/亩进行一次性奖励;“零增地”新建厂房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且容积率达标的,超出部分按50元/平方米进行奖励。
(三)科学化标准倒逼强化技术保障。诸城市针对不同产业,分别制定了以产业准入、建设标准和产出效益为主的标准体系,作为“零增地”发展成效的评价依据。同时,对“零增地”发展项目,严格依照用地标准进行集体会审,核定奖励激励标准,经市政府批复后予以奖补。
(四)动态化成本倒逼强化资金保障。2012年,在经济形势较好的情况下,诸城市实行建设用地指标配比管理。使用计划指标配套20%的增减挂钩指标,每亩用地成本提高4万元,倒逼企业用地精打细算。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降低企业成本,2015年诸城市将指标配比资金转化成履约保证金。项目如期履约的,返还保证金,违约的按比例扣减。扣减的保证金,划转为节地专项奖补资金,奖励“零增地”发展企业。
(五)立体化监管倒逼强化供应保障。诸城市在用好履约保证金的同时,积极整合各类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建立了“一张图”管理体系,对低效利用的存量资源及企业现有厂区内的空闲地实行数据库管理,动态化监测监控。同时,搭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快存量土地资源流转。
三、“零增地”发展模式的成效
(一)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零增地”发展每年为诸城盘活近1500亩存量土地。全市的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由“十一五”末的每亩12.75万元,增加到“十二五”末的18.97万元,增长48%;投资强度由每亩不足100万元,增加到260万元;前五年土地供应率达到90.48%,有偿使用率100%。
(二)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内生动力。通过多年来的鼓励引导,诸城市企业“零增地”发展的积极性日益提高。2016年3月,诸城市政府对5家“零增地”技改企业进行了奖励,共计奖励资金245万元。目前,全市有400多家企业实现“零增地”高效发展,节约用地2600多亩,降低用地成本3亿多元。
(三)进一步丰富了政府招商引资方式。通过“零增地”招商模式,由政府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缩短了企业投产周期、降低了企业投入成本,为政府和企业之间搭建了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使更多的优质企业落地生根。